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

港仔大沙漠沙漠 吉普車飆沙巡遊





【民生報/記者邱淑玲/報導】
不似墾丁以美麗的海岸、瑰奇的珊瑚和游魚引客,與墾丁一線之隔的滿州鄉,觀光發展較晚,因而得以
完整豐富的自然生態,遊客除了到港口感受南台灣衝浪熱力,老景點佳樂水、白榕園、南仁湖、南仁山
和七孔瀑布,以及新興的乘吉普車飆沙、里德橋賞鷹,均可納入滿州遊程。
濱鄰太平洋岸的佳樂水,海岸的奇岩怪石地景,為佳樂水博得「海神樂園」美名,很早即吸引遊客走訪。
附近的白榕園,位於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港口工作站內,園內白榕樹氣生根多達200餘,每根長10公尺以
上,覆蓋面積約800坪,形成一樹成林奇景。
墾丁國家公園列為生態保護區的南仁湖,海拔約300公尺,動植物生態豐,前往參觀需向國家公園提出申請
;南仁山則以當地人稱「矮人屋」的石板屋遺跡著稱,森林中的石板屋約有50餘幢,相傳為消失的矮黑人居
所,有登山步道可尋訪密林中的石板屋。
七孔瀑布發源於海拔674公尺的老佛山,有成串大小瀑布群,其中一段被稱為「七孔瀑布」,適宜健腳遊客
拜訪。每年雙十節前後,大批灰面鷲飛臨滿州山區,使里德橋成為知名賞鷹地點。
九棚溪出海口海岸,有片美麗的沙丘地形,此即南台灣飆沙熱門去處—九棚沙漠(或稱港仔沙漠),遊客
可乘吉普車或開海灘車飆沙巡遊,享受在沙丘衝刺的驚險刺激。

屏東滿州港口村 衝浪者天堂


【民生報/記者邱淑玲/報導】

港口,一個有著濃濃港灣味道的村落,不像地名,倒像是繫泊扁舟的口岸。
屏東縣滿州鄉的港口村,以生產具有海味的港口茶聞名,隨著衝浪在全台發燒,如今的港口村可是衝浪者的天堂。
提起滿州,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,可不是屏東縣滿州鄉,而是大陸東北的滿州。
滿州為台灣排灣族原住民居住的原鄉,知名度遠不及相鄰的南台灣觀光重鎮墾丁和
四重溪溫泉,卻以原鄉的純樸寧靜、港仔沙丘地景和牡丹鄉的旭海草原,蓄積觀光發展能量。

滿州地名,源於日本人將閩南話「蚊蟀」譯為「滿州」。
滿州曾是林木蓊鬱的森林地,排灣族設番社於滿州山,260年前即有漢人移居入墾。
滿州鄉堪稱是觀光處女地,早年最為人熟知的觀光景點即南仁湖和佳樂水風景區;如今
的滿州鄉,卻以吉普車飆沙和衝浪活動大受旅遊新貴歡迎。

遊客來到滿州鄉港口茶的故鄉,港口村唯一的大街—茶山路上,老字號的港口茶和新興的衝浪
店招牌林立,傳統產業與現代休閒運動並存於聚落大街,海灘用品與茶葉商品形成強烈對比。
周休假期的港口村,常見裝扮時髦的年輕人聚集衝浪店,只為享受南台灣海域絕佳的飆浪環境。



近兩年運動旅遊大受年輕人喜愛,衝浪熱從北台灣延燒到南台灣,遊客集中的墾丁地區、浪況絕佳的
佳樂水海域,衝浪用品專賣店陸續設立。鄰近佳樂水景點的港口村,在這波熱潮下,陸續有阿郎、茶山
小築和阿水波乘工房等衝浪用品店開張,提供慕名前來的日本客和國內民眾衝浪、獨木舟、滑沙、租板
和民宿服務,也為這臨海的滿州聚落帶來觀光新風貌。




文章來源 http://travel.udn.com/mag/travel/storypage.jsp?f_ART_ID=12421

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

滿州鄉港口村茶山聚落社區踏勘與風貌改造

滿州鄉就行政區位而言,可算是屏東縣的偏鄉地區。
最為人所知的特產就屬恆春三寶的港口茶。而港口村的茶山聚落位於台二十六

號省道與二百號縣道交 會處,在這個位置通常旅客必須選擇往滿州佳樂水走或是往台東走。
根據茶山聚落的居民表示,近十年來隨著旅遊型態的改變,就旅客問路的經驗,大概超過一半選擇往台東走。
  

以凱文.林區(Kevin Lynch,敷地計畫的大師)的觀點,型塑地方意象的元素
包括地標(Landmark) 、邊緣(Edge)、路徑(Path)、地域(Districts)、
節點(Nodes)等五個項目。港口吊橋在聚落風貌或者 是地方意象就是扮演地標(Landmark)
的角色;台二十六省道與二百號縣道就是路徑(Path)的元素;太平 洋是聚落的邊緣(Edge)
;茶山聚落是地域(Districts)而台二十六號省道與二百號縣道交會處便是重要的節 點(Nodes)。

在思考如何透過居民參與改造風貌的同時,也期待能培力(empower)當地社區居民,為促成偏鄉地區建構公
民社會作努力。
因此一次又一次與居民的聚會、一次又一次的引領與踏勘與記錄便更顯重要。

此次屏南社大陪伴墾丁處於本年度協助四個社區(社頂、港口、大光、水泉)向內政部營建署提案社區新風貌
計畫,期望透過這四個社造示範點操作,建立恆春半島環境營造的典範。也就是說,墾丁管理處願意突破以往

偏向消極管制人民權利義務的「管理者」的角色,進一步虛心檢討環境意識與居民認同的落差,藉由在地的
「人」藉由學習,了解在地的「產」業,調查分析合宜的「地」點,經由在地的植「物」、產「物」,環境美
化與綠化成社區「景」點,達到社區總體營造「人」、「物」、「地」、「產」、「景」的在地環境營造概念
,實屬難能可貴。

在這樣過程中,也許屏南社大可以去促成建立生態地區的「公民社會」-關心環境生態的公部門與私部門加上
南台灣學術界與在地NGO團體的環境意識集結並協助關心環境生態的公、私與第三部門建立夥伴關係。這對全
球環境變遷的時代來說,屏南社大採取落實環境保育觀念於在地居民的策略,並扮演「環境生態倡議者」與
「環境意識協調者」的角色的積極行動。


文章轉自 小地方,台灣社區新聞網
文/王敏州(屏南社區大學主任)





痛心!三千國慶鳥,客死滿州鄉



有鷹成群 灰面鵟鷹血淚史喚起保育意識

作者:黃瀚瑩(台灣環境資訊協會)
秋日的某天黃昏,第一批到達台灣的灰面鵟鷹,開啟了鷹揚滿州的季節。
蔚藍的天空中出現了上百個黑點,逐漸靠近。轉眼間,數以百計的灰面鵟鷹在空中

盤旋,隨著落山風輕盈降落…… 灰面鵟鷹彷彿掀起寧靜小鎮的波瀾,讓全鎮頓時熱
鬧起來。滿州國小的孩子們排演行動劇,歡迎這群遠道而來的大鳥;為了一睹「落鷹」
奇景,數以千計的觀光客湧入滿洲…… 不過,這樣人鳥和諧的畫面,是經過保育人士
與長期政策推廣終於得到的成果。

灰面鵟鷹血淚史

時序倒回20多年前。當時日本環保團體察覺,日本境內雖已禁獵灰面鵟鷹,但仍可

發現數量驚人的標本。抽絲剝繭的結果發現,這些灰面鵟鷹的皮毛,都來自台灣。
其實最早的年代,千百年來年年過境滿州的灰面鵟鷹與當地居民的關係尚稱和諧,

獵捕僅為節慶與個人食用。但自從日本人以高價購買大量灰面鵟鷹皮毛製作 標本,
鄉民在利之所趨下,便開始大量獵捕,白天用立在林木間的鷹腳踏,夜晚則用竹竿
揮打,待獵槍與照明器具普及,濫捕的現象日趨嚴重。灰面鵟鷹來到台灣, 等於來
到血腥的屠殺場,守候在滿州的人不是拿著望遠鏡而是獵槍,短短的過境期,台灣
偷渡出口的灰面鵟鷹一度高達三萬多隻。
不僅如此,倖存的灰面鵟鷹北返經過台中、彰化時,還要再度面臨一場浩劫,當時

甚至流傳一句諺語:「南路鷹(彰化地區居民對灰面鵟鷹的俗稱),一萬死九千。」

重燃生機

台灣與日本的保育團體於是串連起來,為保護灰面鵟鷹展開無國界的奔走。

這是保育史上的里程碑,是台灣首次針對特定物種進行的保育運動。
在保育人士呼籲下,政府也格外重視濫捕問題,1984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,開始由國
家公園警察隊負責取締違法獵捕。1980年代通過的「野生動物保育法」,更將灰面鵟
鷹明文列入應予保育之保育類野生動物。




暗夜槍響 三千國慶鳥 客死滿州 沈揮勝/調查採訪
十月十日深夜,網路上一封來自屏東的求救信:「去年恆春滿州地區有四到五千隻灰面

鵟鷹遭獵殺,佔過境總量二○%,以單一生物族群而言,這真是太可怕了。」

「里德村的長輩說,近三天每晚約六到七百隻被獵殺,這樣的慘劇今晚將再上演。

早期獵戶行動還遮遮掩掩,如今公然與警為敵,三字經相向、對賞鳥者恫嚇:
『這裡晚上很忙,識相的快迴避,免遭流彈波及。』……祈求網友一人一信,救救
國慶鳥啊!別讓牠們在咱這一代滅絕……」
十一日下午兩點的滿州鄉里德橋頭,成排的繽紛旗幟迎風招展。

墾丁各界為了迎接灰面鵟鷹(俗稱灰面鷲、國慶鳥)群集過境,辦「賞鷹博覽會」
,今(十五)日將由行政院長主持開鑼儀式。幾名來自中、北的鳥友架起長鏡頭,
仰望著蒼空搜尋鷹蹤,掩不住落寞:「怎就這麼幾十隻,昔日千鷹盤繞成柱的盛況,究竟到哪去了?」
賞鷹博覽會天空鳥影稀


「恁來了稍慢ㄚ啦,今年高峰期提早到,國慶後只剩下散鳥!」住滿州街區的阿貴伯語帶戲謔說
:「人算不如天算,墾管處這回辦活動,恐怕是大失算!」

專程從台中趕過來獵取鷹揚鏡頭的鳥友松仔,是真的來晚了。
阿貴伯對他說:「往年多在十月十日至二十日之間過境的國慶鳥,今年主族群在五日到十一
日間已陸續南去,沒走成的全被獵戶砍了頭爪,葬身餓鬼人的肚腸。」
阿貴伯輕聲細道:「一個晚上打幾百隻,從五日至今超過三千。」
松仔洩氣地拆下鏡頭,沿著港口溪左岸往山裡走。里德村東側的豬老束山,是灰面鵟鷹
過境本島時停棲密度最高的地區,下午一批批地打從北方飛來,在面積約○

.五平方公里的山坳上空盤旋,找到適當的停棲點住一宿,翌日清晨五點多從社頂公園出海繼續南行。
豬老束山曾經有過一夜五千鵟鷹群棲的紀錄。
懷著最後一絲希望,松仔在「山頂」聚落後方墓地,重新打理好攝影裝備。
隔著產業道路的另一側,銀合歡叢中人影晃動,五、六名鳥友苦蹲守候,他們進駐墾丁已快一星期,
各自拍了上千張的影像還捨不得走。一身迷彩服的阿吉遠遠地瞧見了晚到的熟人,頭臉鑽出樹叢打個
招呼:「阿松仔你時間算到『都都好』,我們這群『盼仔』已先摃龜摃了一個早上,等會兒哪隻憨鷹
從前面掠過,咱一票人託你的福全賺到!」

鳥友挖苦:博物館拍標本
面對一陣挖苦,松仔無奈地向眾人轉述著先前阿貴伯的形容:「不消五年,只能到博物館拍標本!」
眾鳥友你一言我一語的描述著近幾日見聞。
苗栗的順哥大白天被沖天炮聲炸得心浮氣躁,新竹的皮皮則在晚間被林中幢幢燈火擾得心神不寧,
高雄的阿倫更是大吐苦水,指九日傍晚在南仁溪拍猛禽,來了兩個矮黑男子,第一句話就沒好氣:
「這裡是靶區,你最好趕緊閃!」

阿倫說:「還有更誇張的呢!同一天逸雲在港口村遇到開鐵牛車的老農,車上掛著一隻腹部中彈的國慶鳥。
老人家稱,海墘大橋旁樹下撿到。國慶前後晚上,這附近像沒政府一樣。」
、「除了逸雲,聽說阿民也拍到槍口下受難的國慶鳥!」
五日聽到鳥訊就趕過來的阿吉,打從楓港看到綿延半公里的烤鳥攤,心中就一
直很悶:「給外國觀光客看了,難保不再發生二次培利法案制裁!」沒想到來到滿州的第一夜,就聽聞獵鷹事件。

2006/3/16屏縣/拚觀光~滿州鄉爭建台26環島線
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陳明道/滿州報導】

屏東縣滿州鄉代會15日開臨時會,決議繼續推動花海,並爭取滿州優先闢建台26環島線滿州段等2件地方拚觀光大事,15日熊金郎鄉長全部照單全收,表示下週一向縣長曹啟鴻反映地方上述心聲,提出先建滿州段的迫切請求,列為今年全鄉推動觀光的首要重大建設。

鄉代會副主席潘坤福於15日主持鎮鄉代會臨時會,聽取新科鄉長熊金郎的施政報告,提出97年接手續辦滿州花海,最近幾年作取經及培養人才,卯足全力來推動全鄉8村都變成花海,並極力爭取滿州優先闢建台26環島線滿州段,將牡丹旭海接滿州200線到佳樂水前吊橋終點等道路,全部力爭優先拓寬完成。

談到目前有屏東縣環保團體擔心衝擊環境生態,連署希望暫緩施工時。
惹火主持開會的副座潘坤福怨聲連連,抨擊保育團體10多年來,從不提出衝擊環境生態,如今要施工了,才來放馬後砲及扯後腿,潘坤福表示,地方將團結一致堅持早日動工,以便早日與台東接軌,建立東海岸的觀光線,把這條全台最後一段環島公路開闢完成,即可開發沿海風景線後,向國內外觀光客招手,大力促銷南台灣東海岸的迷人海景,早日帶動地方觀光繁榮。

熊金郎說,台26線是全台最後一條,至今尚未開闢的環島線,總工程經費50多億元,其中18億元,用於開闢台東安朔至屏東旭海段拓寬工程,全長11.8公里,南田至觀音鼻段經費約1億4千萬元已發包,展開前置作業,雖計劃下月動工,但訪查後發現除屏東縣環保團體擔心衝擊環境生態,連署希望暫緩施工外,還有一大變數,據他訪問牡丹丹鄉旭海村民不支持高架公路,全部主張改為公路落地。


以下新聞轉載自
奇摩新聞

屏東縣地方唸謠滿州鄉

十月天,清爽爽。
國慶鳥,遊南方。
過寶島,來朝貢。
里德橋,舞秋風。
鷹仔翅,滿天空。

督其督,鎮山王。
十八社,歸一統。
豬嶗束,霧茫茫。
清朝時,漢墾戶,來往往︰
王成古,唐山公。
娶番某,入洞房。
招客族,來開荒。
社麻里,掘草莽。
蚊蟀埔,開天堂。

太平洋,一陣風。
牧草園,十里浪。
滿州鄉:港口茶,傳四方。
海沙漠,燒烘烘。
吉普車,亂亂撞。
佳樂水,奇怪狀。
自然水,好觀光。

滿州鄉小檔案位處恆春半島東境淺山丘陵的滿州鄉,原為排灣、卑南、阿美地盤,十七世紀,排灣族大頭目、瑯嶠十八社領導人的琢其琢(Toketok),曾一統北到三地門、瑪家,東至台東知本部落,並以豬嶗束(里德村)為根據地。

原名蚊蟀埔,與卑南思卡羅群滿奴足魯社(Manutsuru)有關,閩人將其簡化為蚊蟀(Mansiu),日人又以日語同音改為滿州。本地清末屬恆春縣永靖、安定、泰慶、常樂、治平等里,日治後隸高雄州恆春郡滿州庄。

清雍正年間,粵籍王成古曾與番女聯姻,開墾蚊蟀埔之野,為漢人播遷之始。之後,詹、朱、賴等閩客入墾,馬關之前,豬嶗束、射麻、港口、萬里得、響林盡闢。滿州鄉境大部分為墾丁國家公園範疇,景點有︰宋、尤古厝、敬聖亭、羅峰寺、南仁湖古厝群、港仔、港口大沙漠、仙腳蹄、佳樂水風景區、南仁生態保護區、出風谷大草原等。本地早期為瓊麻之鄉,現發展酪農業,牧草佔全國五成以上,其他農特產尚有︰西瓜、檳榔、花生、甘蔗、柳丁及港口茶等。其中,港口村後的山坡地,為台灣北回歸線以南唯一的熱帶產茶區,出產港口茶甘醇耐泡,早期外銷日本,口碑載道。

※本地為灰面鷲(國慶鳥)、赤腹鷹、伯勞鳥等候鳥赴南洋越冬中途站,早期這些過境鳥群經常遭捕食或製成標本販售,可謂「一萬死九千」,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現今已被當作貴客保護。每逢鳥況佳的秋天時節,里德橋畔賞鳥人雲集,蔚為奇觀。



文章轉自:新台灣新聞週刊

牧草一捆捆 滿州田園好風光




有台灣小瑞士之稱的滿州鄉,正值牧草採收季節,割草機、打草機馳騁青青綠草地上,捲起一捆捆的牧草,使滿州的田園風光更嫵媚。
滿州鄉山多於平地,落山風強勁,平地大多種植牧草,面積達400公頃,以盤古拉草為主,是屏東縣種植牧草最多的鄉鎮,滿州鄉除了青山、綠水、人家外,就是整片綠油油的牧草,因此有小瑞士之稱。


滿州鄉農會理事長長山鐘說,牧草一年收成3次,今年年初澳洲旱災,進口牧草減少,又逢恆春半島雨水小,牧草產量驟減,當時供不應求。今年8月後,恆春半島雨量豐富,11月還出現罕見的冬颱,雨水充足,致滿州這一期的牧草長得特別好、品質佳,產地一公斤就賣到4.5元,農民約賺2.3元,1公頃產量12公噸,對農民不無小補。
長山鐘表示,這期滿州種植的花海並未成功,計畫重新整地後再新種,以迎接春節,沒有花海的滿州,仍不遜色,觀賞採收牧草的田園風光,另有一番風情。




【聯合報╱記者宋耀光/滿州報導】